|您好,欢迎访问中等职业教育信息网(中职网)
联系我们|加入收藏|设为首页
政务
之窗
网站首页 | 新闻中心 | 教育法规 | 中职资讯 | 中职研究 | 中职黄页
中职动态 | 中职访谈 | 政策研究 | 民办指南 | 学术活动 | 中职人物
中职招生 | 招生答疑 | 院校年检 | 推荐中职 | 中职就业 | 教学改革
服务
大厅
证书查询系统 | 学籍查询系统 | 证书在线验证系统
档案管理系统 | 院校加入系统 | 院校资质查询系统
当前位置: / 中职研究 /

创新育人模式,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

日期:2024-08-05 20:17|来源:未知

推出“中国经济的信心”大型主题系列采访,对话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负责人,传递市场声音、提振发展信心、激励使命担当。近日,西安东方职业高级中学校长王超接受了新华网采访。

  西安东方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98年,是一所寄宿制高级职业中学。学校秉承“健康快乐、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理念和“求真、尚美、创新”的校训,积极倡导“阳光、和谐、尊重”的校风,着实培养“厚德、博学、严谨”的教风和“自觉、自律、自强”的学风,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求学愿望为己任,不断探索中高考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升学与就业途径,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式。

  1993年春天,王超辞去了稳定的工作,开始走上民办教育之路。三十多年的时间里,王超将原本几十人的培训班发展到三千人的全日制学校,其中的艰辛唯有王超自己知道。“我本人参加过三次高考,深感求学之路不易,辞职后我坚定信念投身民办教育事业,学校创办之初面临没资金、没场地、没生源的困难,但我一直没有放弃,现在看到一届届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时,当年的努力终究是有价值的,我始终坚信,教育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爱,我必须倾力把学校办好,不辜负家长的厚望”,王超说道。

  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,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、有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也为发展经济、促进就业、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王超眼中,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不止于此,“现在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,职业院校通过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,满足各行各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,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,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,从宏观层面看,职业教育在推动产业升级、创新驱动发展、促进城乡一体化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”

  近几年国家在教育领域出台了多项改革新政,其中“普职分流”一直是家长们的关注点和焦虑点。作为一名职业高级中学的校长,王超表示不少人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偏见,“学生初中毕业后存在‘普职分流’,中等职业教育依然重要、不可缺失,从国际视角来看,发达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也很重视,只是不同国家因经济体制不同形成的办学模式、培养模式有所差异,我们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取长补短,坚持文化自信、道路自信,鼓励、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,从而形成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。”他说道,“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,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生源数量减少、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,化解群众普职分流焦虑,还必须在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、推进普职融通上下功夫。”

  普职分流的矛盾已久,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。作为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从业者,王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,他认为,发展综合高中是解决普职分流矛盾的有效途径,“首先,综合高中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,它结合了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元素,特色在于它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既有一定的基础教育特征,又融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,这使得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;其次,综合高中有助于‘因材施教’和学生‘个性化发展’,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多元选择、多次选择和多样化成才提供机会。”

  面对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以及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,培养强有力的人才以形成支撑是教育行业的重点任务。王超认为,教育想要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,首先是要与时俱进,不断创新育人模式;其次是要重视科学、技术、工程和数学(STEM)领域的教育,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,鼓励在职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;再次,鼓励跨学科学习研究,加强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,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模式;最后,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,支持教育改革和创新,加大对科技、研发和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。

  展望未来,王超表示会坚持与时俱进、创新育人,悉心培养热爱祖国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通过大家的努力,把学校办成西部地区一流品牌的职业高中!

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
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
安徽电子工程学校
安徽交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
以人为本 服务学生
|学生信息 |中职资讯 |职校年检 |网上办公

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网(中职网)